陳Sirssd固態硬碟揚言(第1565期)
  媒體報道,投入五六百萬元建造的廣州民俗博物館如今陷入窘境,經常一個上午只有不超過5個游客。為何遇冷?有研究認為,這是因為民俗博物館太多了,“一般而言,一個市僅有一個外接式硬碟代表性的民俗博物館,但廣州有4個”,當然,也有展品普通、展示手法陳舊、交通不便等原因,有些從市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還需要兩小時以上。不過,博物館必須門庭若市,否則就有問題嗎?我不這樣認為。
  世界上有很多博物館。有的博物館終日人頭攢動,比如法國的羅浮宮;有的博物館人煙稀少——— 上網一搜,哀鴻遍野,國內無數博物館都叫苦連天,人煙稀收入少,難以為繼。這都很正常。說到底,世界上只有一個羅浮宮,你要看《斷臂維納斯》和《蒙娜麗莎》就只有千山萬水地到那裡去看,而其他的博物館並沒有如此剛性的需求供應,人多人少也許跟博物館所處的地頭、題材和游客的興趣點有關。至於布展的方式,我覺得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。什麼3D啊、互動啊等等,只是錦上添花或者麻布上添花的功夫。《蒙娜麗莎》可以說是羅浮宮裡頭擁躉最多的藏品,一面白牆孤零零地掛著一幅畫,前面還拉了一條隔離帶,畫的左邊站個疲憊不堪的女保安,右邊站著兩個聊天的男保安,租屋照樣是天天源源不斷的洶涌人潮。
  討論博物館的人氣問題,也許出發點本身就是錯的。世界上只有一幅《蒙娜麗莎》,但國內建博物館的人都把自己手上的東西當做《蒙娜麗莎》了,比如說有一堆恐龍蛋,幾件舊機器,祖先留下的幾件舊家私。而且建館者在做計劃的時候,把前提定在很多人來看,而且是不斷地來看,於是就達到財源滾滾的目的了。為歷史而建博物館?為文化而建博物usb館?還是為錢——— 堂而皇之的理由是發展旅游業——— 而建博物館?這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。
  比如說新聞中所舉的例子,廣州西關民俗博物館。每年接待72萬游客的設計是怎麼出來的呢?如果這是做生意,市場調查顯然出了問題。如果不是生意是做文化,那就不要糾結人氣的問題。我不知記憶體道國內或世界上有多少人對西關民俗有興趣,儘管對於廣州人來說,西關民俗的確是一個值得關註的題材。但哪怕是廣州本地人,西關民俗博物館一輩子也不會去看多少次。更何況廣州竟然有四家民俗博物館,“市場份額”被分薄在所難免———如果這是做投資做生意的話。這隻能說明廣州的確是在做博物館生意,而不是真真正正為歷史為文化而建博物館。
  博物館說到底只是這樣一個地方:蓋個房子給歷史的遺留物住,讓現世的人們可以看到前世的東西。至於能不能賺錢,那是摟草打兔子———捎帶的活。能賺錢當然好,不能賺錢也就算了。之所以國內那麼多的博物館現在都為錢而哭,只是它們在建館的時候就是為錢而建,當初打錯了算盤,投資踩空了一腳而已。
  我們必須承認一個現實,民俗博物館是有地方性的,而地方性題材一般而言很難走得出地域。而《蒙娜麗莎》是世界性的,世界性的題材當然是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涌去看啦。很多中國人到了上海巴黎倫敦科隆奧克蘭,都不見得會去看當地的民俗博物館。民俗博物館說到底只是當地人敝帚自珍的事情。如果真的想用來賺錢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。□陳揚  (原標題:民俗博物館冇得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d31kdqn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